纳吉所创荣景导致家庭债务高
我国或重蹈美国次贷危机覆辙
纳吉的新衣(四/完)
【本刊梁志华撰述】当穿上“国王新衣”的首相纳吉,还沉溺于自己幻想中的乌托邦国度,幻想夜夜歌舞升平的景象时,他似乎忘了,不只是联邦政府负债累累,就连普罗百姓的家庭债务(Household Debt),也已经攀升到一个令人担忧的水平。
站在舞台顶端的纳吉,望着从“纳吉的新衣”变化出来的虚经济繁荣与资产泡沫化感到沾沾自喜。但是,在这个璀璨华丽的虚经济繁荣与资产泡沫化的背后,我国已经隐约可以看到美国的影子——不断恶化的家庭债务,逐渐形成潜在经济危机的一条导火线。
我国存在庞大家庭债务
曾 经何时,家庭债务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,变成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切割的架构成分。截至2010年11月杪的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人民已累积高达马币5770亿 元的家庭债务(包括房屋贷款、汽车贷款、信用卡债务、个人贷款等),相当于占我国银行体系内总贷款额超过50%的比重。

如果与1998年(亚洲金融风暴后)的马币1542亿元做比较,我国的家庭债务在过去十二年来飙升了4228亿元或274%,或相等于每年以平均352亿元或23%的速度增长。
随着时代的变迁、城市化的进程,以及人口的高度集中化(近67%的人口集中在城市地区),昂贵的生活成本、寸土如金的土地,以及一些避不开的开销,让家庭债务变成了人们摔不掉的包袱。
被迫承担汽车贷款债务
有 时候,举债并非出于人民本意,而是因为活在一个没有选择空间的生活环境下。汽车贷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截至2010年8月杪,汽车贷款占家庭债务总额高 达25.9%的比重。从2000年至2010年之间,汽车贷款平均每年以13%的速度增长,比同一时期的房屋贷款增幅还要高。

为了确保国产车的成功,国阵政府在过去二十五年来,一直不愿改善与提升公共交通系统。因为只有维持一个没有效率、经常瘫痪,而且非常不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,才能迫使国人购买汽车,作为主要代步工具。
汽 车如今不再是“有钱人的玩意儿”那种奢侈品,而是各个社会阶层的生活必需品,即使是对中低收入阶层也不例外。自国产车计划推出以来,巴生谷流域的拥车率从 1985年的每1000人中占113人,上扬至1997年的209人。最新数据显示,我国每100人当中有65人拥有汽车。

相比之下,公共交通在整体交通系统中所占比重,从1985年的34%降低至1997年的20%,并进一步下滑至目前的10%谷底水平。这远比区域国家,如马尼拉超过60%、香港超过80%的公共交通使用率来得低。
另一方面,我国汽车贷款占家庭债务的25.9%比重,也是全球最高的国家之一。相比之下,新加坡、泰国、美国、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则相对偏低。比方说,新加坡的汽车贷款占家庭债务比重只有9%。
我 国汽车贷款占家庭债务比重偏高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国昂贵的汽车价格。为了保护国产车市场,政府通过各项税务壁垒如进口税和国产税,来抬高汽车价格,导致 国人必须高价购买汽车。在政府不取消汽车市场保护政策,加上公共交通系统依然无法成为有效替代管道下,汽车贷款将继续成为国人一个摔不掉的包袱。
昂贵医药费令信用卡债恶化
除此之外,信用卡债务也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家庭债务。从2000年至2010年8月,信用卡债务平均每年以16.4%的速度增长,是家庭债务中增幅最快的债务,远远超越房屋和汽车贷款的增幅。

撇 开国人没有财务纪律的理财观不谈,昂贵的医药费在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信用卡债务中重要的一环。国阵政府在过去多年来推动的医疗服务私营化计划 (Healthcare Privatisation),导致医药费水涨船高,再加上公共医院效率偏低且等候时间长,迫使急需就医的国人必须前往私人医院接受医疗。
对于眼中只有盈利的私人医院,中低收入阶层要跨进医院大门,只有两个通行证,其一是保险医药卡(Medical Card),另一个就是信用卡,才可以打开私人医院的大门。
信贷咨询和债务管理机构(AKPK)的资料显示,高达26%的家庭债务违约者无法偿还债务的首要原因,正是因为无力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。虽然很多人购买医药保险,但保险赔偿需要时间,在这之前,他们必须先用信用卡支付医药费,因而陷入现金无法周转的困境。
房产泡沫加剧家庭债务
就连属于最重要的必需品——房屋,如今已变成了国人,尤其是城市人的最大家庭债务负担;而且,一个不小心,这些房产随时可能从一个会增值的资产,变成了一个沉重的债务负担。

宽松政策环境下制造大量的人为“有效需求”,导致房产价格有如螺旋式攀升。房价在去年上半年平均涨了16%-17%,下半年看涨10%-20%,而吉隆坡的房产价格更飙升34%。雪隆首要地区一栋双层排屋叫价马币100万元。
这当中存在两个关键的问题。其一是,当房屋价格被市场越炒越高时,那些有意购置房子来组织家庭的人(尤其是首次购置产业的人)来说,更高的房屋价格等于必须承担更高的房屋贷款负担,从而削弱了财务负担能力。
其二,宽松的政策让那些偿还能力欠佳的购屋者,或者通过银行贷款大量购置产业的炒作者,陷入一个危险的潜在债务危机中。一旦房产市场泡沫破裂,拖累经济陷入 衰退,这些购屋者或投机者最终可能因为无力偿还贷款,加上房屋价格大跌蒙受巨额亏损,不仅失去房子,还可能因此欠下债务甚至判入穷籍。
人均收入偏低凸现财务脆弱性
家庭债务最终会否演变成一场经济危机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偿还能力(Repayment capability)、持货耐力(Holding Power),以及财务稳定性(Financial sustainability)。

比较那些高收入国家如新加坡(105.3%)与美国(123.3%),以及中低收入国家如泰国(52.7%)和印尼(38.2%),更进一步反映出我国家庭债务的不健康状况。
回到现实,以一个在城市生活,平均收入只有马币两三千元的城市人,每月至少1000至1200元的房屋开销(包括房屋贷款和杂费),加上近1000元的交通开销(汽车贷款、汽油、维修费等),就足以耗掉三分之二的可支配收入,剩余的钱只够应付日常开销。

信贷咨询和债务管理机构(AKPK)的资料显示,从2006年至今已接获13万5805宗寻求财务管理咨询的案例,其中有37%个案最终变成债务管理计划(Debt Management Programme)。
在债务管理计划中,有74.3%的人同时面对房贷、车贷以及信用卡债的债务偿还问题。更重要的是,家庭债务危机有年轻化的趋势。年龄介于30岁至40岁之间的人占了43.8%,另外15.5%的人介于20岁至30岁之间。
家庭债务成下一场危机?
纳吉不但无视家庭债务的雪球越滚越大的问题,反而火上加油,试图制造经济繁荣与资产泡沫化(股市和产业市场),来加速实现自己梦想的乌托邦。房产价格飙升、通货膨胀不断升温,只会让生活成本和债务负担变得更沉重(因为利率上扬,百物待涨)。

在一个经济泡沫化的虚假世界里,资产价格飙升只是一个虚幻的财富增长,但是,家庭债务却是真实存在的债务负担。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,纵容过度举债来筑造一个经济荣景,一旦荣景破裂,引发债务违约的骨牌效应,最终换来的只有一场灾难性的经济危机。
点击:
纳吉的新衣(一)纳吉穿“国王新衣”变戏法 虚经济繁荣泡沫化催生危机
纳吉的新衣(二)经济资产泡沫堆砌繁华盛世 “纳吉新衣”搞破坏没建设
纳吉的新衣(三)经济资产泡沫制造通胀 人民资产全遭押上赌桌
Link:http://www.merdekareview.com/news/n/16715.html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